首页 > 文学

母亲的豆腐岁月 看 星

文学 09-23

  母亲的豆腐岁月

  李 琦

  “漉珠磨雪湿霏霏、炼作琼浆起素衣。出匣宁愁方璧碎,忧羹常见白云飞。”豆腐是从古到今,家喻户晓的一道美菜,集色、香、味、素于一体。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,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。

  俗话说:“刀子嘴、豆腐心”,是比喻言语尖利,但心地柔和、宽厚仁慈的一种人。豆腐色泽洁白,吃起来柔软可口,深受大众喜爱。

  时光在沉默中前行。经历了人世的沧桑,有些浸润于心底的记忆,永不失不忘。

  每每静下来,母亲那围着围裙,在那里忙碌做豆腐、卖豆腐的身影,萦绕于心怀!

  在我们童年和少年那个时代,穷与苦是生活的底色。母亲童年的多难磨炼了她坚韧而勤劳的性格,也锻炼了她处事的信心和力量。

  我小的时候,住在一个山路弯弯的垦殖场。每逢节假曰,母亲都要做一板豆腐,自己家里吃。母亲喜欢种叫“八月爆”的那种豆子,收获以后,晒干,就留存在家里做豆腐。

  到八十年代,父母出了大山,在一条公路的旁边买了块地皮做了房子。白天出去做事,晚上就做几板豆腐,第二天早上卖掉,以贴补家用。

  母亲先把豆子称好,将不好的挑出来,把它们放在一个桶里浸泡。泡胀后的黄豆,胖鼓鼓的。母亲用勺子把它们舀在磨眼周围,用手磨磨。我在旁边用一根有两个小叉的磨竹杆把豆子拨到磨眼里。熟能生巧,跟着学着,我也会磨豆腐了,而且会边磨边下。

  等豆子全都磨成一盘雪白的豆浆糊后,母亲就麻利地把这些浆糊舀在一个缝隙很小很小的布袋子里,放在木制的豆腐架上用力揉,母亲说要用暗劲揉,浆就会温顺地从渣里分离出来。揉了一定的功夫后,袋里剩下的就是豆渣。

  豆渣放点青菜炒也很好吃。母亲在冬天做的霉豆渣和霉豆腐,我们都喜欢吃。至今还想起那美美的鲜味。多余的豆渣就用来养猪。

  母亲做豆腐的时候,是全神贯注的。于她,这不是辛苦,而是一种幸福!

  我在灶门口帮忙烧火的时候,看见母亲把石膏放在火里烧,待烧过了心,就把它放在铁勺里打碎。

  熊熊的火焰映得我的脸红热热的。豆浆翻滚,咕嘟嘟在大铁锅里吐着气泡。快煮开的时候,母亲会问我:“看看灶里,火是不是好大啊?不要那么大的火哈。”我就把正烧着的大干柴棒又抽出来。煮沸后的豆浆,像江湖里的水汹涌荡漾。母亲用铁勺温柔地搅动,一会儿,豆浆就平静了,空气中飘着悠悠的豆香味。

  豆浆上面有一层簿簿的膜,是豆油,可做成一种上好的菜,叫做“豆油皮”。母亲把熟石膏粉均匀地撒在豆浆上,石膏粉和豆浆起化学反应,立马就成了“豆腐花”,豆腐花里含有很多水,就是水豆腐。

  水豆腐好了以后,母亲就把碗盛一些起来,放好糖,叫我们吃。再把这些豆腐花舀进事先放好的筛子上,筛子上放了沙布,舀满后,把沙布拉紧,用大锅盖压住,锅盖上还要放有重量的东西把水豆腐里的水压出来,底下放个盆装豆浆水,豆浆水也用来养猪。第二天早上,把筛子倒过来,倒在豆腐板上,豆腐划开就能卖了。豆腐架、豆腐巾、豆腐袋等做豆腐用的用具都要洗得干干净净。

  水豆腐、豆油皮、豆腐等豆制品,在那个年代,很好地改善了我们家的生活。这些豆制品营养丰富,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。豆腐色泽雪白,如搭上青菜或红椒,一青一白或一红一白,吃起来很是清爽,石磨手工做的豆腐也分外香。

  九十年代中期,弟弟先后大学毕业分工到县城。母亲就把老房子卖了,在县城买了一幢家有院子、有柴火灶的房屋。那时父母还没有退休,父亲勤劳肯干,被在深圳发展的一个熟人请过去务工。到了县城后,没地种豆子,母亲就一次买一千多斤豆子放在家里,买了一个小型的豆腐机,单枪独干地做起了豆腐能手。从此也告别了石磨豆腐的日子。但是做起来、卖起来,还是比较辛苦。

  后来,父母退休了,都拿上了国家的养老金。市场经济也发达了。农村里的豆腐能手,瞄准了利用豆制品来赚钱发展的机遇,有的先是租房子和场地来县城做豆腐。从事豆腐业的人没减少,销量却也没减。他们都是用机械化操作,一天可以卖很多豆腐。他们通过卖豆腐改变了命运,在城里买了房子,培养孩子读书,奔向了小康之路。

  前不久,我就看到二十年以前就来县城做豆腐的一个熟人。她现在穿着比以前好多了。她告诉我,她家除了买了一幢有地皮的房子外,还在景程买了一套商品房,一副满满幸福的样子。

  我看着她,又想起了母亲的那些豆腐岁月,时易时移,岁月变成了回忆,遥远迷离。

  我们来这世上一遭,不为别的,只为贴着很多温暖。这温暖,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给的。我亲眼目睹了父母吃了很多的苦,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。他们脚踏泥泞,俯首躬行,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。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,享受国家的养老工资补贴。但因病早逝。我们要好好地传承父母勤劳俭仆的好品德。

  这温暖,是我们成长中的祖国给予的。中国奇迹的出现和翻天覆地的变化,源于中国有世界上“最勤奋的人”。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,干干万万的普通人,像干干万万母亲精神一样的人,在人生的追梦路上,靠勤奋的双手,劳动的美德,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。中国人民有一种气质,在砥砺中前行!

  其实,幸福有时很简单,就是在祖国的好形势下,通过劳动,日子一天比一天变好。

  如今,母亲已离我们而去。声声呼唤,伴着思念的泪雨和刻骨的记忆!再也闻不到那熟悉的手磨豆腐香味!那石磨里流淌出的是那个年代的味道。是一抹纯真的味道,是生命最初率真的底色味道。现如今,国家富裕了,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,豆腐仍不改它,那用亲情和家国情熬制的浓浓的醇香!母亲的豆腐岁月,我的童年、少年、青年,是我无法割舍的念想。

  看 星

  谭水艳

  儿时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看星,天空只有院子那么大,但星星却是特别的明亮;长大后,在屋顶看星,望着被山顶圈起来的星空,总在想:山外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呢?后来,走出了大山,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中,却无暇抬头去望一望城市的夜空。慢慢的,心里生出了些许躁动。然后,突然有一天晚上,我爬上了城郊的一座山顶,痴痴地望着那一闪一闪的小星星,发现星星还是儿时的星星,心,便安定了许多。从那时起,每当夜明几静,星光璀璨之时,我总喜欢静静的仰望星空。

  那一天,初秋的艳阳突然隐在了云层里面,高温的气流却仍游荡四周,阴沉闷热的天气,让我原本沉闷的心愈加沉重,压得我喘不过气来。

  儿子已进入初三,学习还不在状态。丈夫告了个假,回来待了几天,又回到了工作岗位。心里的那片天,又沉沉的压在了我一个人的头顶。孤独无助的我习惯性的来到江边散步。此刻,已是晚上9点。大部分散步和跳广场舞的人已慢慢散去,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还坐在江堤边上乘凉。夜,有点静,是我喜欢的时候。

  走近江堤,前些日子涨上来的江水退去了许多。江风习习,吹在脸上、身上特别舒服。我舒展了一下手脚,在家里闷了两天的慵懒困乏,一下子减去了许多。找了个风口处,靠堤坐下。远处,江上往来的船只灯光闪耀,缓缓移动,似萤火虫一闪一闪,飞过来,飞过去。夜色中,江面是一片灰色,而今天的天空也凑巧与江面的颜色一致,江天一色,融为一体。点点星光布满天空,与江上渔船的灯火相映,让人分不清哪是渔灯,哪是星星!似星星落跳进了长江,似渔灯飞上了天空,也或许是萤火虫提着灯笼上天入地的在玩耍。猜着星星与鱼灯的故事,听着江水有节奏的冲击岸边的声音,心,静了下来!敞亮了起来!江风抚平我皱起的眉头,告诉我,没有什么事大不了的!

  是呀,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过得开不开心,取决于自己的人生态度。要学会放下不开心的事,静观世间云卷云舒,活出自己的精彩。就像星星一般,不管何时何地,静静释放着自己的光芒。有光芒,自会璀璨!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都昌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都昌在线无关,如有侵权请指出,我们立刻删除,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都昌在线-让世界了解都昌

都昌在线-今日都昌新闻门户

| 浙ICP备05082053号-1

Powered By 都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